,先呈上一份自述状,叙述自己的郡望、家世、生平所学。主官一般会询问几句,然后几
题目,考较一
士
的学问。
据各人的表现,淘汰一
分不合格者,随即拟定一份名单,
选的人数大致在诏举所需两倍左右,再付上各人的家世所长,送呈天
御览,由天
御试,或者直接圈定最终人选。
七科之中,最重要的是贤良方正。惯例
选者将由天
亲自主持策问,授予官职,甚至有人因为得到天
赏识,直接名列九卿,由布衣一跃而成为朝中重臣,历来最受重视。主持此科的吕闳
吕氏后族,又是
里的中常侍,是天
和太后都能接受的人选,而且秉
方正,素有贤名,因此
外无有不服。
贤良文学则是以德望为主,辅以经学。应举者多为宿儒名士,此科历来人才鼎盛,名家辈。主持此科的公孙弘在士林中成名已久,若非天
青
有加,拜为博士,此科必有其一席之地。
明经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科,唯一的要求便是通晓经学。班超应举的也是此科。明经在汉国属于特科,位列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之,但在唐宋两国,明经被列为常科,甚至诸科皆废,唯余明经。汉国明经虽然不及唐宋重要,班超想从中脱颖而
,也非易事。主持此科的朱买臣与云家关系密切,程宗扬本来想给班超使绊,暗中已经打
过。结果与班超对谈之后,突然改弦易张,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,
话已经递
去,只等着朱买臣的消息。
明法选的是通晓律令的人才,还背着盗贼名声的义纵应举此科,说来有些讽刺,但主持此科的宁成与程宗扬关系最深,他既然
过
,自有手段把义纵
来。
直言极谏选的是不畏生死,敢于谏的诤臣,
项令董宣主持此科,可谓适得其才。另一位吕氏族人,吕不疑主持的明阴阳灾异,选
的多是晓阴阳,通术数,有一技之长的方士。最后的勇猛知兵法,是专设的武科,由车骑将军金蜜镝主持。
同时诏举七科,是朝廷前所未有的盛举。由于参与人数众多,持续时间也长于往日。程宗扬从里得到的消息,从应举到授予官职,前后近一月之久。天
要主持贤良方正的策对,要圈定数百人的名单,还要与群臣商议,给中举者授予合适的官职,一个月时间已经很紧了。
但这些与程宗扬关系不大,天、百官都围绕着诏举费尽心思,一时没有心
收拾他,他倒乐得清闲。反正与自己有关只有班超、义纵两人,他们两个中选自然是锦上添花,都选不上也无所谓。
诏举开始之后,朝廷算缗的风声渐渐淡了来,洛都的商贾们只当是谣传,刚提起的心思又放松了些。但程宗扬知
,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。天
急切地推行诏举,正是为算缗作准备。只有获得足够多的官员支持,算缗才能像天
希望的那样推行
去。
赵飞燕已经将定陶王的事禀明天,刘骜至今没有
裔,对这个幼侄也颇为在意,赵飞燕提及派人给定陶王送去冬衣,正中刘骜
怀,当即应允。他本来想打发中行说去,但昭阳
听闻此事,主动提
江女傅更合适。毕竟定陶王还是个幼儿,以中行说执拗的
,未必能照顾好一个
娃。
看到她们姊妹如此齐心,刘骜大为欣,他
又忙于诏举,无暇分心,于是大手一挥,把此事交由皇后办理。
赵飞燕没有耽误时间,当天便准备好衣,命江女傅送去,顺便护送定陶王
。江映秋奉谕之后,便即
行,只是在启程之前,先去见过程宗扬,聆听主人教诲。
程宗扬既然决定在定陶王上
注,途中绝不容有失。他掂量来掂量去,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。最后秦桧主动请缨,前去护送定陶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