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看见这盏瓜pi灯,直笑他俩幼稚:“你们都这么大了,还玩这个啊。送我算了吧,拿回去正好给我儿zi玩。”
颜宁白yan相对:“你自己没有,说什么酸话啊。再说你儿zi还没chu生呢,能玩这个嘛?”
杨沐看着他俩斗嘴,但笑不语。
货wu装上船,告别颜宁离了京。这一次路上没有耽搁,日夜兼程,一路往回赶,因为三宝媳妇的产期在即,三宝归心似箭,杨沐也挂念母亲的shenti,所以船一到平城就赶紧将枸杞卸xia来,寄放在杨林家里,赶着回杨村了。
回到杨村这天,正好是中秋节,杨沐从蓉乡街上买了不少菜蔬和吃shi回去。家里有四个人过节,自己现在手tou比先前宽裕,应该过得丰盛一dian。
杨母已经能拄着拐杖在屋里屋外走动了,看见儿zi回来,gao兴得几乎连拐杖都要扔掉了。
杨沐连忙跑过去扶住母亲:“娘,您慢dian。”
杨母笑得yan睛都弯了:“还能赶回来过节,真好!瘦了很多,累了吧?”
杨沐笑起来,一手提着东西,一手搀着母亲jin屋zi:“没事,娘,一路赶着回家过节,是累了dian。元儿,来吃糖。”他一jin门就看见有个小shen影从厨房门kou探了chu来,还有些怯怯的神态。
元儿叫了一声:“杨叔叔。”说完走了过来。
杨沐从包袱里拿了一块芝麻饴糖给他:“元儿在家听话吗?”
元儿接过来,倚到杨母shen边,diandiantou:“听的。”
杨母摸摸元儿的脑袋说:“元儿可乖了,跟你小时候一样懂事听话。”
杨沐将包袱里的东西一一拿chu来,摆在桌上给母亲介绍:“这是从京城带的果脯,这是北方的苹果,这是颜宁给您带的药,找京城名医pei的活络油,这个是……桂琴jie呢,怎么没见在家。”
杨沐笑眯眯地听儿zi给自己介绍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:“桂琴去杨大娘家去zuo月饼了。你这次去京城,生意zuo得还顺利不?颜宁那孩zi还好吗?”
杨沐坐xia来:“生意ting顺利的,藕粉卖得很快,价钱也不错。颜宁在京城也ting好的,长gao了一dian,他很惦记您的shenti,就是有dian想家。”
杨母diandiantou:“那孩zi去了快两年了吧,还没回过家,一个人在京城,人生地不熟的,是ting可怜的。”
母zi俩说了一会话,杨沐也没告诉母亲过两天就要去平城卖枸杞,接xia来还要去京城送藕粉,先让她gao兴两天再说。
杨沐给元儿zuo了一只漂亮的鲤鱼灯笼,给那孩zigao兴坏了,他是tou一次在杨村过中秋节,听杨大伯的孙zi杨旭说了,杨村有游灯的习俗,正愁没有人帮他zuo灯笼呢。灯笼一完工,他就提着去隔bi找杨旭去了。杨沐看着他huan天喜地的样zi,也gan觉到格外gao兴。
过完节,杨沐就跟母亲明说了,买了一船枸杞要卖,还得送藕粉去京城。杨母对儿zi十分不舍,这几年的病居生活,使她对儿zi十分依恋。
杨沐劝wei母亲说,等再过一阵zi就好了,赚到钱开个铺面,请人打dian生意,就不必事事躬亲了。其实话也只是这么说,就算是开了铺zi,要等到自己完全放手请人打理,那还是需要机遇和时间的,必须得有足够多的资金,以及足以信任的人。
三宝的儿zi是八月十六这天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