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五中文

字:
关灯 护眼
三五中文 > 重生之君临天下 > 分卷阅读57

分卷阅读57

,他们似乎认为,一块地一年种一茬儿就不错了。

仅从易州上缴的利税判断,他们每年的酿酒量是合理的,绝不影响正常的粮储备。可事实上,现在的易州已经不是当初的易州了。成祖年间,上缴朝廷的是大,当地人得到的只是小分。

于是,睿宗皇帝曾经的担忧变成了现实,可是直到现在,朝廷也没意识到这

睿宗皇帝上位后,加了对这方面的控,他或许是在担心,酿酒业的利了,底的人会阳奉阴违铤而走险,不把他们得严,所谓的死线本就守不住,那是动摇国本的大事。

因为大多数时候,朝廷是不鼓励民间多酿酒的,有时候还会直接令禁止,就是害怕浪费粮。酿酒要用粮,越好的酒用的粮越好,用量还不小,都把粮拿去酿酒了,不够吃怎么办。

可在中宗年间,易州不要说一年两熟了,一年三熟都不稀奇,粮可不就越来越多了。

最早让易州人酿酒的就是成祖皇帝,这在当时的朝堂上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。

如果易州的对外交通发达一些,这么多的粮肯定是要运来的。易州不缺粮,总有地方缺,互通有无是件双赢的好事。可惜易州周围的山太太险了,空手走都不容易,如何还能运重

要是有人不到这两条,那个郡县以后也别酿酒了,粮再多也要老老实实放着。

成祖皇帝那时还是太,监国理政总揽朝局的那种,他不顾众人反对,持了自己的观

成祖皇帝的理由很简单,粮不够吃的时候当然不能鼓励酿酒了,可易州的问题恰恰相反,他们是粮多到吃不完,还运不去,不如酿成酒再运来卖,总比粮白白放坏了来得好。

从中宗后期开始,一直到整个成祖年间,再到睿宗前期,易州上上都在忙着酿酒,官家在酿,私人也在酿,还了“碧玉”和“秋”两种贡酒,声名远播大衍各地和周边各国。

而从先帝年间到现在,朝廷收到的那分利税,之于易州人已经不算什么了。更重要的是,以前易州人酿酒,那是用吃不完的粮,酿的也是普通酒,颇有变废为宝的意思,当然值得鼓励。

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,易州人的酿酒技术越来越好,彼此争奇斗艳推陈新,对粮的需求量也是越来

睿宗皇帝的担心不无理,没有成祖皇帝大的威慑力,有些事的确应该合理收缩。

当然了,成祖皇帝在给易州特权的同时也是给他们划了死线的,必须无条件遵守的死线。就是每年用于酿酒的粮不能超过当年粮产量的一定比例,且各地常平仓的存粮必须超过一定数量。

成祖皇帝的初衷是很好的,在当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说易州的东西不好运,并不是真的运不来,而是路途艰难成本昂,若是粮这样积大分量重单价低的,运送起来毫无价值。

可是酒就不同了,尤其是好酒,利达几十倍乃至上百倍,是能给朝廷增收的。

但是到了先帝登基,由于易州上缴的利税减少,他又放宽了对这方面的要求。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墨影(H) 八无子(3P) 寝室美狼(NP) 兄长的权限(3P) Shit!这该死的ai!(NP) [师生] 年下 se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