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将将罢休。
“古有辛稼轩拍遍栏杆,今有西野忠息东施效颦……”
自嘲的呢喃如呓语般从西野的唇齿间。
忠息——西野的本名。
辛稼轩,即辛弃疾。
“辛稼轩拍栏杆”算是中华文化圈里最知名的典故之一。
每一位自认为怀才不遇、壮志未酬的人,都极化用此典。
以至于没读过书的人,在听到辛弃疾的大名后,都总能联想到“拍栏杆”仨字。
辛弃疾二十三岁脱离金朝,南归宋朝,却一直不受重用,二十六岁上《芹十论》,提
抗金策略,又不被采纳。
宋孝宗淳熙元年(1174年),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。这时他已南归八、九年了,却投闲置散,任了一介小官。
有一次,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,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,百
交集,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,于是写
一首《
龙
》词。
在该词中,辛弃疾留了一句千古名句: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”。
“栏杆拍遍”的典故,便自此词此句。
仿佛力气用尽了一般,西野神态颓然地倚在桥栏上。
没人知他此刻的所思所想。
约莫10分钟后,他直起,一言不发、孤零零地走
吴服桥……
……
……
江,吴服桥,北番所,审讯室——
“你最吃的
是什么?”
“烤鱿鱼……”
“你去过吉原吗?”
“去过……”
“你去过冈场所吗?”
“去过……”
“你最喜吉原的哪座游女屋?”
“菱花屋……”
“你最敬佩的人是谁?”
“‘永世剑圣’绪方一刀斋……”
“1000-7等于多少?”
“不知……我不会数数……”
“那换个简单的,5 3等于多少?”
“8……”
“你家里有几人?”
“除了我之外,一人都没有……”
……
西野刚推开审讯室的大门,便听到其麾的冈引们正尽职尽责地审问寺阪十平次。
寺阪十平次——即那个在金泽兄妹的遇害现场徘徊的可疑分。
在逮捕他的当日,西野便通过审问的手段,获悉了他的名字。
只可惜,在坦自己的名字后,寺阪便什么都不肯说了。
“我是无辜的!我什么都不知!不论你说什么”——他一直如此
称。
寺阪如此嘴……倒也正中西野
怀!
西野最不怕的就是嘴的人了——因为他有百试不
的独门审问法!
西野的冈引们见他们家的老大来了,纷纷起行礼。
西野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免礼,继续各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