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番话很有些心惊,说话之人正是御史大夫温芷,皇帝知他年初曾受命到南方查访
永安帝幼年时曾经历过此事,此刻想起,仍然觉得心悸,不由微微。
第82章
先生也认识陈绍。”
“怎么前两年黄河患刚刚平息,今年偏又闹了旱灾,”皇帝皱眉掷过奏疏,又看向殿中群臣,“此番越州之旱,诸卿有何见解?”
“还有这种说法?”
“建安城中,喜烟的人好像不多。”
卫长轩沉默了片刻,忽然想起什么,将手边的木匣推了过去:“这是陈将军让我交给先生的。”
“当然,”主人来了兴致,向他指,“这烟草好比茶叶,便是名种,采摘后花的功夫不够,也是白费。这其中最讲究是晒的功夫,海边气候
湿,晒
的烟叶留有湿气,便不能称作好烟。若是烟叶晒得足够
燥,
时自有树脂的清香,才算是上品。”
门侍中
禄却
列
:“越州素来少旱,怎能与甲
年大旱相比,依臣之见,可照先前
患的旧例,减免此地赋税,以安民心。”
“这烟草也有好坏么?”
“启禀皇上,这旱灾之祸比涝更甚,需千万慎之。”有一老臣
,“还记得原先孝宗在位时,关
曾有大旱,孝宗率领百官到东都避旱。而关
遍地饿殍,十室九空,其惨状皇上想必也还记得。”
那是个轻飘飘的木盒,他猜里面装着的大约不是什么贵重的礼,然而主人打开木匣后
睛立刻便是一亮,他把木匣捧到面前,闭上
睛用力嗅了嗅:“好,越州的烟草向来是极好的。”
卫长轩怔怔地摇。
“那在就自便了。”主人向他微微一笑,很快
一杆烟
,熟练地捻了撮烟草填
去,就着炉中的火星
燃,深深
了一
。灰白的烟雾从他鼻
里缓缓呼
,他半闭着
睛,像是极其陶醉,整个人都懒洋洋地舒展了开来。
他说到这,又笑:“有时
某地产的烟叶,甚至能猜到此地气候如何,譬如烟草晒得太好,当地便多半有大旱之兆。”
“我与陈家算是故交,陈小将军儿时便常来这里,除了饮茶,犹喜吃浇了蔗糖的冰酪。”主人凝神回想着,脸上浮现
几分苍茫之意,他轻声叹息,“一晃
,已经这么些年了。”
匣中所盛的是越州的特产金丝醺,主人的手从木匣上惜地拂过,问
:“卫将军喜
烟么?”
主人听他话语中些微的诧异,微笑
:“建安城中都是达官显贵,整日吞云吐雾,成何
统。我这是年轻时候跟人在海上跑船时染上的癖好,海上风浪大,不
一杆烟浑
都提不起
神来。”
“唔,”主人咬着烟又
了几
,舒展的眉
微微皱起,“今年这烟草便是太好,一
回
气也没有,大约从年初便未落过雨
,这么说起来,越州倒像是有一场大旱。”
皇帝还未说话,却听殿中又有臣:“越州虽少旱,可今年这场大旱却非同小可。臣
时曾路过越州,那时此地便已有旱灾之兆,田里禾苗皆枯萎在地。而现如今,越州已是天赤如血,种粒皆绝。饥民几乎把野外蓬草都争
殆尽,再之后,只怕是要到人相
的地步了。”
永安九年,南方大旱,赤地千里,民不聊生。上奏旱的文书被呈到都城时,已是九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