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由不得他们多想一想。毕竟现如今的朝政时局,因着太上皇的主动放权,已经趋于大稳了。正因朝中稳定,四海升平,永安帝才能腾chu手来厉兵秣ma,对付突厥人。
如今擎王府的潜邸旧臣一脉大都带领着并将去了边境,难dao说太上皇是觉得此事朝中空虚,所以才召见他们rugong,以图大谋?
诸位老臣们掂量了半日,各自揣着心思至兴庆gong,却没想到太上皇居然只叫他们看了这么一chu戏——
这可真的是一chu戏,估计也是历史上tou一chu有名有姓且正式装扮排曲唱词的戏文了。
只是……诸位老臣听着台上女戏kou中的一chuchu戏词,怎么好端端的竟有种汗mao耸立,起了无数鸡pi疙瘩的gan觉?
而在遥远(并不)的太极gong,永安帝也很快的受到了从兴庆gong传来的消息,饶有兴味的看过了gong人呈上来的戏本过后。永安帝携皇后、太zi与改封越王的四皇zi一同至兴庆gong给太上皇请安——顺便也听了一chu戏。
从兴庆gong离开次日,永安帝即命薛衍rugong觐见。君臣之间寒暄re络了几句话,吃了些dian心果饮,永安帝看似不经意的向薛衍笑赞dao:“卿之著作颇有新意,且雅俗共赏,据朕看来,颇有传唱于市井之功……”
薛衍闻言,先是不动声se地打量着永安帝的面容,然后笑眯眯的躬shen谦辞dao:“微臣只不过是略略草拟了最初的话本,那些曲调、词赋都是府中的乐师和国zi监同窗们的功劳,微臣不敢居功。”
永安帝仍旧摆了摆手,笑眯眯dao:“衍儿过谦了。据朕看来,这话本中最妙的一首词莫过于这支‘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’,辞藻jing1妙,发人深省。尤其是这句‘因嫌官帽小,致使枷锁扛’,很有意境啊!”
可是这一阕词也不是我写哒!
薛衍满脸无辜的看向永安帝。就见永安帝龙颜大悦,言辞闪烁的向薛衍暗示着是否能给他也编这么一chu话本。
“朕当年率领擎王军攻城略地,细细思之,虽是沙场艰苦,领略的风光,却非同今时今日枯坐皇城可比。”理该叫天xia臣民也瞻仰一二嘛!
薛衍:“……”
作者有话要说:59
☆、第60章
有dao是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所以君要臣写话本以歌功颂德,臣zi也不能不应。
薛衍当着永安帝的面,拍着xiong脯答应了这桩任务。chugong回家后,却有些犯愁。
不知dao该写一个什么故事才好。好在后世有关于这方面的素材很多,薛衍倒是可以从容的选择。
就在薛衍忙着为永安帝歌功颂德写话本的时候,时间已经渐渐jinru了六月。
这一年的chun夏,雨shui都很少。乃至jinru了六月以后,各地传来的旱qing灾报非常多。就算各地都奉皇命在田地旁安装了shui车等wu,仍旧是杯shui车薪。
朝上渐渐有朝臣上折zi,明里暗里的将灾qing与天zi和朝廷的过错联系在一起。更有甚者,乃说朝廷杀伐太过,所以上天才会降xia灾难——好在太上皇早已于去岁年末主动搬chu了太极gong,退位让贤,否则这回上奏的折zi中,恐怕还有指控永安帝不堪为帝的。
不过即便如此,永安帝仍旧有些焦tou烂额。他一面吩咐刑bu和大理寺pei合,亲自审理案qing并记录案卷,一面让镇国公魏无忌和中书令方玄懿等人